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, 2025的博文

记一次对“伤感”情绪的观察

常会觉得伤感。 这是一份情绪。情绪即代表了有未能如愿的期望。 会回忆起许多未能结果的女人。 会觉得有一些女人很优秀,但当时自己怎么做了那样的事,最后还是没成,而陷入自责,“如果当初…,会不会好一点”,感到难过。 这份情绪只是在说,我想要跟那个女人的关系能成功,我不想失败。但实话说,我不懂、不会的东西很多,一个没这方面本事的人失败了不是很正常吗?成功了才是怪事呢。 这份伤感的本质是是妄念。 要相信自己的境遇配得上现在的自己。不知为不知,无缘为无缘,是知也。 所以现在听到伤感歌时,也不再会陷入太久。 看到别人这样,比如昵称取“无心”,也只觉得烦躁。

恐高症:感知处境后产生的情绪与感受

梦见初中时追的阿华,像我记忆中一样,表情一脸不爽,气场像个酷凶的男孩子。 她注意到我打的招呼,面无表情地亲了他旁边的老公一口,无视我地走开了。留下了他男人跟我对事。他的眼神看上去稍微有点乖。 我想到了“处境”,自己现在的情况、成就,感到似乎很可怜。 醒来。 我认为没事不要去“看”处境,防止陷入情绪中去。 道理很简单,攀岩的人不要随便看脚下。 这只会让双脚发软。 继续认真该做的事,才是唯一改变处境的道路。 感知处境的情绪?噪音而已。

思路 · 赋予意义

一般,世界上的一件事,可以有许多面的解读。正如,灯光让美术描绘的石膏,每一个角度都不一样。而这些角度对于自己来说,有的重要,有的不重要,这就是你自己的价值观。 比如,现在有一个人骂人不带脏字。如果你更看重用词,你说他很礼貌绅士。如果你更看重意图,你说他粗俗不堪。 一个与女人互动里的常见情况。 现在,一个场合,我和女人。 我有一个意图,我向这个女人提出了有利于我意图的提议。 对方有所顾虑,给出了一个负面解读。 人们常称这个局面为废物测试,但我并不喜欢这个词。 接下来,我们知道,世事的复杂性。一件事可以有很多种解读。 那么针对这个局面,或者现实,我们从中挑出有利于我们的解读、连自己都信的解读。于是看起来很有说服力,而且由于自己信,所以也散发了诚实的味道。 接下来,对方**可能**同意了这个解读。于是意图得以进展。 这里要注意“可能”二字。这不是魔法。人很难被改变,也算是过滤掉价值观不一致的人,会节省时间。但如果同意了,说明价值观很可能一致。留下来的,是值得交往的人。 80年代初,乔布斯想象了Mac这种电脑。他说我们要做的这台电脑必须有美感、用户友好、价格合理,它一定能改变世界!它会让市面上所有的电脑都变得不值一提!而且我们必须在十个月之内把它做出来。 工程师一听都说这不可能!我们都还没开始研发,中间有无数障碍,时间太短了。这就是现实。 于是乔布斯开始“扭曲现实”。他用极具感染力的话术、坚定的眼神、充沛的能量、强烈的情感,激发团队斗志。他一遍遍地说:“你们一定能做到!” “你们觉得不可能,是因为你们还没有真正去尝试!我相信你们的才华远超自己的想象!”“看看市场上的电脑,都是垃圾!我们要创造一台‘天才的工具’,让每个人都能用它改变世界!”“十个月?时间足够了!只要我们全力以赴,就能创造奇迹!”“你们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工程师,难道连这个都做不到吗?”“如果有人能做到,那就是我们!” 坚定的语气、直视对方的眼神,以及极端的热情。 结果工程师相信了,然后Mac电脑真的按时做出来了。 我认为这里的核心是赋予意义,虽然还有很多别的辅助技巧。。 “讲故事”这一说法只是表层,里层其实是“意义”,即做这件事意味这什么。事可以有很多种解读,挑出最有利的那个。 意义影响人的行动,进而影响事情的进展。 意义即理由。意义、理由,为人生提供了秩序。 所以,如果以后有机会再跟女人相处,遇到了这种局面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