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高症:感知处境后产生的情绪与感受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三月 13, 2025 梦见初中时追的阿华,像我记忆中一样,表情一脸不爽,气场像个酷凶的男孩子。她注意到我打的招呼,面无表情地亲了他旁边的老公一口,无视我地走开了。留下了他男人跟我对事。他的眼神看上去稍微有点乖。我想到了“处境”,自己现在的情况、成就,感到似乎很可怜。醒来。我认为没事不要去“看”处境,防止陷入情绪中去。道理很简单,攀岩的人不要随便看脚下。这只会让双脚发软。继续认真该做的事,才是唯一改变处境的道路。感知处境的情绪?噪音而已。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
英语学习之路 二月 24, 2024 时间线 2022年7月,偶然之间看了Tinyfool的 “再谈如何学习英语” 。简单意思是练英语的听,长期观看无字幕的英语视频,建立音与事务的联系,而习得“听”这个技能。坚持的诀窍是挑自己感兴趣的视频看,听不听得懂不重要,久了多少能积累一部分听力词汇。 2022年8月1日,学习项目正式启动。 2023年8月1日,积累了407时的观看时间。 2023年10月22日,看了b站罗肖尼的 这个视频 。正好黑道家族看完之后感觉没看懂,所以就再次转向更为简单的日本动漫。 2023年12月2日,积累了681时的观看时间。 2023年12月16日,观看时间: 708:11:45。 2024年1月2日, 停止“看剧学习英语”项目 。 2024年2月24日。过年后,有一个月没有看英语了。1月份的时候看了8本漫画,倒是挺欢乐。现在的英语水平,youtube上随便给个视频,依旧听不懂。过年期间把进击的巨人最终篇也看了,大部分听不懂,但是看动画看下来也挺欢乐。这就是目前的水平。 阅读全文
学习与实践的平衡 五月 10, 2024 学习就像健身:通过适当的撕裂肌肉,来换取后面的强壮。 这个比喻的模型也说明了,学习的负面影响:撕裂肌肉的时候,比一般情况下更不强壮,举不动东西。 举个例子,你平时可以拖动鼠标,选中文本,右键,复制,再右键,粘贴。然后你*学习*了`ctrl+c` 与 `ctrl+v`。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习惯,并不适应,因为习惯了鼠标操作,要复制的时候还得想一下要按哪个键。这降低了工作的效率。但这是暂时的,随着时间的过去,动作越来越熟练,你“长出了更大的肌肉”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 这也就是说,学习对实践有一个暂时的负面影响的过程,并可能对将来会带来正面影响。 过程的长短,我们将其称之为“学习曲线”的“陡峭”。比如“Vim的学习曲线陡峭”就是这个意思。 但是平时的工作也是需要解决的,有些工作很紧急,或者非常重要。比如说你要把你做的菜卖给别人吃,肯定不能给人家实验性质的菜品,叫人拉肚子。比如说有一个病人来找你,快死掉了,你不能看完一整本相关症状的最优处理办法再来,你得马上执行保守有效的办法。 所以,学习与实践,需要平衡。如果学习的占比过大,负面影响过大,于是会超出实践的负面影响承受能力。如果学习的比重过小,虽然实践可以正常进行,但没有成长,没有未来,会被淘汰,或者浪费生命。 找一个平衡点,让“实践”刚好可以/足以承受“学习的负面影响”的程度。这样兼顾了“实践”,也兼顾了“学习”。 阅读全文
超链接笔记 二月 24, 2024 由于我常年使用evernote(国际版),重度依赖它的“笔记搜索”功能,懒于去将笔记以“笔记本/文件夹”的形式进行细致分类。说白了,就像穿过的衣服丢在桶里,堆积成山堆,然后就不去管了。要用的时候就猜猜里面可能有什么字,然后用evernote的搜索把它捞出来。所以写的时候会额外留意一下,以后我可能会用什么关键字搜它( SEO? )。 但笔记依然是需要组织的,所以就使用了超链接作为笔记之间的入口。 举例来说就像这样。就像web网站一样,比如说淘宝,我们会输入www.taoba.com来找到这个网站的主页,然后点某个功能,如此地深入进去。就像数据结构的树一样。而且层级可以无限嵌套下去。 我会将笔记工具用于做很多的用途,于是这一特性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应用。比如读文档的笔记。就像上述图片一样,将摘要,或者将关键信息,简单写成笔记,并通过超链接组织成树结构。比如草稿。草稿时遇到不懂的小问题,就新开个笔记,新草稿与主草稿笔记就用超链接做一个连通,由于层级可以无限嵌套,所以就能跟一些很深的东西,像是说读人家大项目的代码。比如 完美备忘 中的归档。 这个特性使得笔记的结构可以灵活,可以构成各种结构,比如“树”、“多根树”、“双向链表”、“连通图”等。并且改动起来很容易,改的成本比文件夹挪来挪去的成本小得多,想改就改,说改就改。突然想改笔记结构,不用动辄改一大堆文件夹,挪一晚上文件。 阅读全文
评论
发表评论